2024年,数学学院“易”新媒体中心坚持“1+4X”双循环网络思政工作模式,带领着全院师生取得突破性进展,结合数学专业学科特色,积极探索网络思政工作的新规律、新途径和新方法,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网络育人质量,不断精进网络育人的质量,携手绘制网络思政工作的新蓝图。
一、数理逻辑引领“网思”新风尚,构建数院网络思政智慧平台
以SUST数学学院公众号为主要平台,致力于红色精神的传承。及时推送红色主题活动信息,讲述红色故事,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网络浪潮中永续传承,绽放耀眼光芒,凝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。
在这一年里,数学学院开创了多个专题推文,多方面构建数院网络思政智慧平台,实现了网络思政教育的精准化与智慧化。数党建推动政策宣传,加强基层建设;数团学引领青年思想,培养组织能力;数就业提供职业指导与规划,让同学了解行业动态;数心理关注心理教育,提升心理健康水平;数资助宣传资助政策,发扬学院感恩教育、诚信教育、社会责任感教育;数易班推广易班活动,加强线上线下教育联系。
二、矩阵思维强化“团队协作”建设,网络思政激发数学团队活力
数学学院“易”新媒 组织建设不断在现有条件下结合新的工作实际,坚持改革创新,优化调整,巧妙融入矩阵思维,优化资源配置与加强成员沟通协作,有效激发整体活力。
赋能助成长,携手共奋进。“易”新媒中心积极组织成员参加省、校、院各类培训班,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培训和工作技能提升培训,院系间工作交流及内部自主培训等,提升素质能力,优化人员资源配置,增强团队协作效率与整体效能,打造一个高效、协同、富有战斗力的网络思政工作队伍。
三、几何图形演绎“知行合一”实践,网络空间教学相长共绘思政蓝图
数学学院着力加强新媒体矩阵建设,横向拓展,纵向深耕。构建集“易班综合化、微信便捷化、视频热点化、QQ亲民化”为一体的“1+3”新媒体矩阵,让思政教育内容变得更加鲜活、有力。实现院校班三级联动与学院易班建设垂直化。通过队伍、内容、服务、成效四个维度建设,促进“易”新媒中心育人载体同频共振,于网络空间内促进教学相长,形成叠加一体效应,携手师生共绘思政新篇章。
四、概率统计洞察“思潮变迁”趋势,数学文化赋能网络思政创新发展
数学学院结合学生专业特色,依托学院一院一品项目,创新工作形式,坚持深化学科育人理念,开展了一系列学科讲座和交流会议,为学生提供大量交流平台,助力学风建设工作。在公众号“SUST数学学院”开通“数·科普”知识专栏和“每日一题”互动栏目,累计发布160+。开设“数院星光”“精品课堂”“数科名师有约”“数学知识竞赛”“我行我数”“数与节气”等专栏,打造学院特色品牌。
建立学院“学习资料库”,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在服务学生成长、培育优良学风等方面的作用,形成学院特色栏目。开展燎原杯知识竞赛,圆周率日活动,数字文化节等与数学相关的竞赛活动,促进数学与多方面融合,打造数学学科独特学科魅力与特色。数学学院还坚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,开展“数·榜样”,“数院星光”特色推文,学习榜样精神;开展笔记大赛,四六级培训等学习讲座,铸造优良学风建设。
五、一点多面创新“数学文化”宣传局面,推动数学学科教育发展
网络文化工作室按照“把握规律,对接需求,筑牢阵地,打造品牌,优化联动,激发活力”的思路,秉承“传播数学文化,传承科学家精神”的核心理念,探索科学家故事和数学家精神中的育人元素,创新培育数学相关的原创文化作品。工作室紧密围绕时代热点与数学发展的关键节点,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驱动,构建了“双轮驱动”的数学文化传播与教育模式。通过创新且引人入胜的叙事手法,将复杂的数学原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,不仅融合数学文化知识,还深度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,实现了数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。
在未来的工作中,数学学院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坚持“思想为王,内容为先,方法为要,体系为纲”的建设理念,秉承“务实、专业、高效、创新”的工作作风,紧紧围绕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及人才培养目标,遵循规律,与时偕行;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,持续在机构建设、价值引领、功能服务、品牌打造、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,结合学院特色,创新内容建设和话语体系,落实“五个突出”,把网络育人工作“做到家”,让思想政治教育“入心田”,为网络思政工作注入创新动力。